电影中的音乐
这是一个我并不擅长的话题,纯属心血来潮,纯属兴趣使然。
关于音乐,我的认知很浅显,没有师从过谁,也没有精通过一门乐器,所以很难达到某种高度,即使偶尔体会到了第七感,也没法用文字表达清楚,因为我根本不会说那个圈子里人说的行话,许有辽东白豕之嫌。
对于电影,依然浅显,从以往经验来看,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基本上都不是现编的剧本,定有原著,看完原著的结果,不是觉得电影拍得不够过瘾,就是认为与原著相去甚远。
只是,原著里没有音乐,电影里有。所以我还是会坚持看电影。看电影,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沿着主人公的路线,比如猜下一个章节是不是自己所想,比如…还有一个比如,就是从音乐的层面去揣摩电影。某种意义上讲,电影可以不用眼睛看,用耳朵去听也很好。
一部好的电影,定会拥有一套完整的音乐体系,这其实与编剧和导演无关,是一个音乐人对电影独自解读,也许会有偏差,这也导致有一些好的电影,没有赋予好的音乐,或是更适合它的音乐,这取决于导演的沟通力和音乐人的解读力。
北美地区每一部电影都会随着上映期发行电影原声碟,这并不是一种电影文化,而是音乐文化,西洋人品茶500年内赶不上中国人,同样,品音乐,中国人尚需时日。
《香水》—
通常情况下,电影里的坏人总是比好人多,好人少到甚至只有一个,比如,007里的邦德,活了大半个世纪依然屹立不倒。香水这部片子难得的颠倒过来,一个偏执型的“坏人”,却一路过关斩将,站在了最后的胜利线上,音乐里描写的内容包括:孤僻、孤独、隐忍、耐心、执着,偏执。这里面貌似有些词是重叠的,不然,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情绪。
主人公一直随着音乐在完成自己的执念,他的理念是超脱一切的法律,世俗,是非对错。
也许这个世界本不该这样,也可以不是这样。
《假如爱有天意》—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剧情合我心意,演员合我心意,摄像合我心意,剪接合我的心意,音乐也合我心意。
这部电影的OST发行量超过了DVD,也就是说原声音乐比电影本身更受大众喜爱,日韩两国非常注重电影中的音乐因素,我们总感叹韩国电影画面的唯美,如果没有很恰如其分的音乐支持,那些唯美都是缺少水分的。日韩的音乐文化结合了欧洲的流行元素和东方传统的细腻,其实不单是音乐,整个的东亚的文化传承,尤其是韩国,它更具有代表性和传承性,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鼻祖,应该奋起直追了。
此碟的水准不低于电影本身,从Canon开场,到最后一曲悲歌,都有着浓厚的思念气息。有点遗憾的是,无论是哪种乐器,演奏者稍显逊色。
《山楂树之恋》—
作为国内不多见的电影原声唱片,曾经让我倍感兴奋,国外的朋友托我代买,海外都发行了这张碟,他说:“这是中国的电影,中国大陆发行的版本才是原版,要的就是大陆版。”我真的有那么一点热泪盈眶,悸动。
在这部电影里,充满了各种纯粹的影子,而音乐是支持张艺谋表达思想的重要利器,两个简简单单相爱的人,在那个年代里,就是不能在一起,但又是那么纯粹地想在一起,一切的镜头,在音乐的衬托下,都让我感到惋惜,生死之间,有爱的时间短促又短促,一秒的光景也许够回忆一辈子。这里的音乐如他们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简单、纯粹。
碟里还收录了四段电影里不曾出现的曲子,更显得这张OST的诚意。
在中国,我们对音乐的需要远没有达到对吃那么渴望的状态,98年HK上映了一部文艺片《安娜马德莲娜》,由于里面有金城武,由于是文艺片,日本人引进了这部片子,当发行方与嘉禾商谈片子+OST的时候,HK方面居然回复:这部片子没有OST。日本人当时两眼直瞪,傻了…后来干脆日本人要了所有原创桥段,自己发行了一套原声碟,这么奇怪的事情居然就发生了,一个原装HK本土制作的电影,自己没有发行OST,而作为引进方的日本,发行了,搞得我还得托关系去日本找碟…而后的《夜宴》《英雄》等国内大片,中国区都未推出OST,海外版却发行得异常顺利,根结在于我们的文化需求有缺失。
不妨听一次电影,从你看过的电影开始。
打酱油的!~!楼主加油!
你终于又开始写了,期待看你的新文章!
天天开心!
Aaron,好久不见!
香水写的好,就是那种感觉!!
不浅显,很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