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Aaron

评·宋代皇帝-太祖、太宗、真宗篇。

宋太祖-赵匡胤

作者:aaron    发贴时间:2000-11-01 00:00:00.0
整理人:aaron   整理时间:2000-11-01 00:00:00.0

  宋朝320年的历史经历过18个皇帝,其中真正被世人所认同的可能只有太祖皇帝一人,其实不然,除去南宋三末帝年纪太小无法评价外,另外的15个皇帝都各有千秋,宋朝之所以能立足320之久与他们的耕耘分不开的。
  先从太祖说,太祖皇帝,名匡胤,各种史书总把他”神话”,不可否认的是太祖功绩非凡,不仅结束了唐以来的割据局面,为宋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人自己也习惯把本朝太祖皇帝作为一面镜子来对比当时在位的皇帝,而宋朝的皇帝也以太祖为榜样,希望能做出如太祖皇帝般的丰功伟业,元人是比较敌视宋统治的,对宋史的编修工作也有众多苛刻之处,但是提到太祖的时候还是不禁感叹其神武.明一直是比较推崇宋朝,对太祖的评价也是全部认同,”宋太祖帝神武聪慧,乃汉人一大幸事,如非太祖继周,中原战乱无修之。”无论从元人修编的<宋史>,还是明人编著的<记事本末>,以至于现代的一些书中都把太祖写得无所不能,太完美了,相信大家对此的感觉应该不比鄙人差,太祖皇帝英武的地方书里写得太多了,在这就不多费口舌了,来说说他其他的地方吧,呵呵。首先大家会想到的可能是太祖制定的一些政治和军事上的措施最终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其实不然,政策是要随时改变的,在当时来看,太祖制订的一些措施是十分有利于稳定刚刚建立不久的宋朝的,也很有实用效果,只是太宗后的皇帝太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的继承太祖时指定的“家法”,就算是南宋初国家面临着严重的亡国威胁还是紧抓不放,难道这是太祖的错吗?各种书籍上没谈到宋的军事虚弱方面就会提级到这里,习惯性的把黑锅扣在太祖皇帝头上,呵呵,客观来说,太不公平了,中国的史书评价一个人总是习惯性的走两个极端,好与坏分得很清.被认定为”好人”的人就尽量回避其的污点,而被认定为”坏人“的人就倒霉至极,他所有功绩基本都会被磨灭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在宋朝范围内)就是太祖皇帝,岳飞(好人一方,呵呵),坏人一方就是高宗皇帝,秦烩.这里先说太祖吧,剩下的以后再聊,太祖皇帝其实不是一个如史书上说得那么完美的皇帝,他完全可以再做的更出色一些,如在对国家统一方面,给后代留下了无数隐患,南方的交址,西方的吐蕃,西北的党项,这完全是他在位期间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是他的宽容放纵政策使这些少数民族十分轻视中原王朝,完全没有汉唐以来那种中原王朝的尊严,尤其是党项和交址,给以后宋的国防上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至于辽那更是太祖可望而不可及的了,太祖把它视为最强大,最有战略威胁的对手,但始终不敢动手的一个对手,在与北汉的三次战争中深深体会到了辽的潜在威胁,这与他后来力主迁都长安有很大关系,在太祖后期基本上把收复燕云的期望放在继任者身上了.
另外对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也是险些造成宋的内乱,虽然他偏向于传位于光义,但其内心是极不情愿的,毕竟自己的2个儿子都年过20了,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不会大公无私的,在其内心深处是极其矛盾的,导致到最后也没有真正的解决好这一问题,自己也死于
疑案中,宋史对此记载甚少,也可以说是基本略过了.
  太晚了,明天还有课,其实太祖皇帝上的话题还很多很多,如他在政治上的许多改革措施,还有其政治方针还都没有涉及,还有其在没有登基前的一些时件都很有讨论价值,明天继续吧.
  可能是有点困了,说话有些语无伦次,请重才兄见谅,让各位见笑了。

—-
涂改是岁月专长,有谁能没变样…

宋太宗-赵匡义

作者:aaron    发贴时间:2000-11-02 00:00:00.0
整理人:bonedragon   整理时间:2000-11-02 00:00:00.0

  记得以前在history版写过一篇关于太宗的帖子,那是在广州社区,98年的时候,当时没什么人注意,斑竹也没加入精华区,所以也没留个底,今天只能再”贫”一小段来让大家取笑了,呵呵。
  太宗皇帝为太祖皇帝亲弟弟,太祖在位期间官至开封府尹,爵位至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即皇帝位前为太祖登基费劲心机,与赵普齐心合力一起辅佐太祖,对宋初的稳定做出积极贡献,”斧声烛影”得到皇位后,励精图治,积极选拔人才,使其在位期间达到了宋朝的极盛时期,为后来宋朝的长期稳定和维护国家统一做出突出的贡献.
  但是太宗时期的政治军事上的失误更是不可回避的,<宋.记事本末>中委婉的指出了宋朝真正形成”积贫积弱”之势开始于太宗末年,太祖皇帝留给太宗的江山是蒸蒸日上,国力逐渐上升阶段的,经历过太宗统治的22年后,传给真宗时国家就显得有些苍白,不是那么有朝气了,太宗在此有着不可回避的责任。
  首先,对外战争.收复苏杭地区,攻灭北汉,完成统一,但既而对辽和党项的战争都是以失败或者无功而反告终.两次大规模的灭辽战争的失利对宋朝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使宋朝内部产生厌战和恐辽情绪,可以说两次北伐的失利根本上断绝了宋朝统治者灭辽从而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皇朝想法,宋朝军事和政治上特别是心里上对辽的优势从此丧失,宋人都是谈辽色变,避免谈及战争问题,太宗本人更是在高粱河之战中臀部被射中两箭,以后岁岁必发,以至于最后丧命于此,这对太宗个人和宋朝都是耻辱.对党项的政策失误也为后来西夏的兴起提供了优越条件,太宗没有坚决的追击李继迁,为后代带来了无穷的后患,这都是太宗皇帝的重大失误,宋朝之衰始于太宗,以前的以宋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已被打乱,北方的女真,高丽等民族,番国陆续投向契丹,使历代以中原王朝为中心被宋,辽两个超级大国争霸所代替,宋依开始与辽对称南北朝,也就是承认了辽的大国地位,使宋越发在与辽的对抗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另外影响较大的事件就算是王小波,李顺的起义了。这次起义的意义是十分不寻常的,起义军首次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同时又是在宋建国的初级阶段,也是在宋比较稳定强盛的一个阶段,发生了这样大规模的起义不能不说明些问题,这在宋太宗还在沾沾自喜自己的成绩的时候为宋统治者敲了一击警钟,阶级矛盾继续恶化,动摇了宋对两川的统治.
  综观太宗22年的统治来讲是功大于过的,太宗时期正式确立了文人的统治地位,以文官代武官统治地方已成规,使宋的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武官地位低下,军事制度落后,无人关心武学,使北宋一代无一良将.太宗收苏杭,灭北汉,定泉州,完成统一,这点是不可磨灭的,也是宋朝在军事上达到的最高点,也是宋王朝达到极盛的时期,当时周边各部,各国无不向往宋朝,纷纷与宋廷建立朝贡关系,但是北伐失败后形势急转直下,为宋后来军
事上的疲软还有朝廷内外对辽的恐惧心里,认为辽是不可攻取的,只有尽最大努力节制契丹,防御为主了。
  总之,太宗皇帝不愧为一代雄主,为推动宋朝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统一的完成是其最大功绩,就这一点也就足够了。

—-
涂改是岁月专长,有谁能没变样…

宋真宗-赵恒

作者:aaron    发贴时间:2000-11-05 00:00:00.0
整理人:bonedragon   整理时间:2000-11-05 00:00:00.0

宋真宗,名赵恒,太宗皇帝次子,宋代第三位皇帝。
作为宋朝第一位皇太子,赵恒无疑是幸运的,宋朝经历了太祖,太宗两朝的经营,已经稳定了宋朝的统治,经济也朝着向上的趋势发展,国内无事,人口,耕地,财政积累都在不段增加。不过太宗留给真宗的又是一个危局,在祖国的北部依然屹立着强大的辽国,西北有强悍的党项族扰边,东南的交趾时服时叛,国内阶级矛盾不段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都导致了宋朝的危局,宋真宗赵恒就是在此决定宋朝命运的时刻继承大统的。
  “澶渊之盟”在真宗时期算是个大事件了。
  宋人把真宗对辽的战争看作是胜利,把“澶渊之盟”看作是外交上的胜利,其中不免有些阿Q精神,但是仔细分析也不无道理,金人、元人评价“澶渊之盟”也都较偏向于宋朝,毕竟在宋军先败后胜,而且有可能全歼辽兵的情况下做出的一个让步,当然当时的真宗也已经是惊弓之鸟了,对胜负没有把握,但是从个方面因素分析,宋军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性要远远超过辽军,辽倾国南下,集中了全国精兵近30万,孤军深入,志在直捣东京,重演当初辽太宗灭晋的历史,当时河北、河东都在宋军手中,辽以无路可退,只有向前,但在宋军的强烈阻击下不能继续南进,使其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不过当时的真宗既无必胜的信心也无继续战争的心思,这与太祖、太宗相比相差甚远,和是其最大的动力,况且用当时不到宋朝0。5%的年岁入来换取和平,对宋朝来说无痛无痒,而且最让真宗欣慰的是有汉高祖刘邦贿赂匈奴的先例,自己也不算太丢面子,此时的真宗对辽兵也是惧怕不已,灭辽对他来说永远是个梦了。
  真宗自从即位后就一直想做个被后人称颂的太平天子,但是在武功方面他确实无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为了寻找平衡,在灭辽无望的情况下,屡次搞大型的封禅行动,以次来证明国力的强盛,这是真宗另一大失误的地方,太虚荣使其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误区。
  对党项的纵容也是其外交上的失误,真宗任其发展,不加任何节制,对党项一再退让,使其逐渐强大起来,为后代留下了无穷后患,事实证明后来的西夏对宋的威胁和对宋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辽,使宋在西北无立足之地,产马之地尽失,造成了两面受敌的境界。
  不过真宗在治理内政上却有一番政绩,从根本上确立了文人统治的地位,使宋朝的文化得到的超速发展,各种诗人层出不穷,使周边国家对宋朝文化向往不已,辽无论从经济和文化都无法与宋相提并论,真宗非常勤政,对奏章的阅览常常至深夜,经常在半夜熟睡中想起批阅不对的地方就马上起身再做修改,在真宗的努力下,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具体细节此处就不做详细介绍,一般的关于宋的书籍都应该有所说明。
  综观真宗皇帝的一生,作为皇帝他不算出色,但绝非平凡,他曾想有所为,但是受个人能力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使其一直压抑在内心的火无法尽情燃烧,在对外战争没有取得任何成绩,所以把精力主要投入在治理内政上了,宋朝自太宗朝以来防内松外的策略得以延续,文人的绝对统治地位得以加固,武将在朝廷里已无任何发言权,不仅位低于宰相,甚至在边界交战地区,决策权通常都在文官手中,武将只是执行任务的工具了。
  虽然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受挫,但是宋朝经济,文化在真宗朝继续高速发展。
  (写了不少了,希望各位提出些不同看法)

—-
涂改是岁月专长,有谁能没变样…

文章来源: 《评·宋代皇帝-太祖、太宗、真宗篇。》by 小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