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4, 2010
December 12, 2010
《千层记忆图》
“在一层层嵌套的记忆中,谁能真正看清自己?
有多少人还能记得自己许下的承诺,立下的誓言,相约的约定?”
今年,已经数不清来医院多少次了,躺在病床上,觉得有那么点放松了,毕竟,在我这千疮百孔的身体上再补上一两枪也无所谓了,目的是很好很纯粹的,还是想要改良一下身体。
就在刚才我突然想起了10年前的一个约定,说是突然,其实心里一直记得,这么多年来想起它的时候,心里没什么太多的涟漪,当年和一个人一起约定这个约定的时候也没有多么的波澜壮阔,只是很平淡,很安静地约好了,如果10年以后还能见到,那么我们共同去做一件事情,那天是公元2000年12月13日,西安事变纪念日错后一天。我知道,也许另一个人早就忘记了,可能是我的记忆太过清晰,也许记得本身就不是件很靠谱的事儿。
人们经常会把承诺、誓言、约定混淆。
November 26, 2010
一直以来对日本的文化有一种既排斥又好奇的矛盾心理,一个曾经暴行遍布整个亚洲,劣迹斑斑的日本国,总是出一些特“正义”,特“人文”的玩意儿,当年的圣斗士星矢迷倒一大片当年还是孩子的我们,我觉得大和这个民族是相当纠结,分裂和拧巴的,他们总把自己架在一个俯视其他民族的高度上,其实跟做人一样,不能放下自己与别人交流,最后累的就是自己,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脖子容易酸,其实有的时候仰着头比低着头还舒服一点。
大概三年前吧,我看过一个电影---《明日的记忆》,看过不少类似题材的电影,但还是这部让我记忆犹新,影片对于记忆本身的刻画适中,没有太多的催人泪下之场景,却总能抓住脉搏里跳动的每一个节奏,我的心跳总会随着电影的节奏而跳动。
“明日”、“记忆”,本是两个不太沾边的词,组合到一起了,空间感就出来了,“今天”的归属在哪里?今天稍纵即逝的记忆究竟能不能保留到明天?“明日”则是明天的“今日”,谁又能确定明天的记忆会不会留到“后天”?
简单介绍一下剧情:
November 18, 2010
小美,原名梁美薇,香港三大填词人之一。
喜欢小美的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不磨叽,没有太具体的内容,但又不空洞,只是近几年她的思路变窄,词的质量不比从前了,但这丝毫不会抹杀她在近20年来对香港流行乐坛的贡献。
从当年第一首写给罗文的《几许风雨》,到谭咏麟的《无言感激》,再到刘德华的《一起走过的日子》,还有Beyond的《真的爱你》,她透露给大家的信息都是有关于人生的,她的风格与林夕等其他人完全不同,她总会用把每一个音符都配上最恰当的词汇,读起来顺溜,唱起来合衬。
她的词未曾见到太多的唧唧歪歪的东西,包容度很高,涉及面很广,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一个女人怎会有如此多的感慨呢?我想她可能是把心里诸多的期待通过歌词来表达出来了,是一种寄托吧。
November 18, 2010
November 13, 2010
November 11, 2010
宋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朝代,320年的时间里不断与外族发生战争,期间与宋并存于中古大地上的少数民族政权大概有交趾,大理国,吐蕃,西夏,辽(契丹),金(女真),元(蒙古),还有西北诸部。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四大发明有三个是在宋代发明的,中国人口首次过亿等等,恕不赘。
就是这样一个璀璨的时代,对外战争却是多为不力,养兵百万始终改变不了武力不盛的状况,这是多层面因素决定的,此议另当别论,今旨在介绍几本关于宋朝与其他部族(政权)的关系的书籍,将近20年的时间,先后收集了以下书目,图片以及目录如下:
《宋辽关系史》
《宋夏关系史》
《辽夏关系史》
《宋金关系史》
《宋代西北民族文献与研究》
《宋蒙战争实录》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四大发明有三个是在宋代发明的,中国人口首次过亿等等,恕不赘。
就是这样一个璀璨的时代,对外战争却是多为不力,养兵百万始终改变不了武力不盛的状况,这是多层面因素决定的,此议另当别论,今旨在介绍几本关于宋朝与其他部族(政权)的关系的书籍,将近20年的时间,先后收集了以下书目,图片以及目录如下:
《宋辽关系史》
《宋夏关系史》
《辽夏关系史》
《宋金关系史》
《宋代西北民族文献与研究》
《宋蒙战争实录》
November 5, 2010
深秋伊始,天空的东南方向就可以看到猎户座了,我喜欢的星座。
从图解上看,这是一个张牙舞爪的星座,但从星云图上看,她又是个贪玩可爱的孩子,如果在没有灯光污染的地方看,她更像是一只展翅的天鹅。
年轻人在一起总喜欢讨论星座,谁喜欢什么座,谁和谁又搭配什么的,听起来觉得特无趣,通常情况下,等这些个崽子们傻聊完了以后,我会很平静地问了一遍:你们见过猎户座么都?谁知道什么星座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才会出现?谁能在夜空里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星座?谁又知道如何划分星座的排列??没见过赶紧翻书查,百度摆,谷歌搜...整明白了以后再跟哥聊星座。
结果通常也都很统一,集体目瞪口呆。
从图解上看,这是一个张牙舞爪的星座,但从星云图上看,她又是个贪玩可爱的孩子,如果在没有灯光污染的地方看,她更像是一只展翅的天鹅。
年轻人在一起总喜欢讨论星座,谁喜欢什么座,谁和谁又搭配什么的,听起来觉得特无趣,通常情况下,等这些个崽子们傻聊完了以后,我会很平静地问了一遍:你们见过猎户座么都?谁知道什么星座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才会出现?谁能在夜空里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星座?谁又知道如何划分星座的排列??没见过赶紧翻书查,百度摆,谷歌搜...整明白了以后再跟哥聊星座。
结果通常也都很统一,集体目瞪口呆。
October 28, 2010
十一期间,我写了大量的写生素材,也写了大量的思想素材,其中包括几年来一直想写而未完成的,对风景的感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有一个可以重新读取记忆的机会,那几天,把过于迂腐和酸的东西都写成了日记,把最真实的心情放到博客上,这几天则是把最应该整理的文字重新整理。
七天的时间,我大概写了两万多字的东西,走到哪写到哪,写到哪就睡到哪,与世间万物对话,全部是自然之语,无刻意之言。先整理哪个部分一直没想好,恰巧前两天借了一本书德国人写的书,大概翻了翻,略微有点小资,观其大部分内容都出自于孔孟,老庄的思想,正好。。今天就重点以儒学和道学为主题开始整理这些材料,先整理了一下大体的思路,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我会陆续整理出来细节部分,毕竟这是一个比较繁浩的工程。
今天先贴个《儒与道》,必须承认一点,我更认可道学的思维方式,道学最贴近真实,但同时我并不排斥儒学,因为儒学更为现实。很感慨祖先们的思维方式,他们提出各种学说的时候,欧洲人还在穿着树叶子满树林子跑,非洲人还在树上摘香蕉,日本人这群野人还没吃过熟食(到现在依然热衷于生吃动物),高丽棒子还不知道什么叫老玉米棒子。(骚蕊,我总是习惯性地把夷狄、虏人and日寇捎带上踩一番。)
正文:
七天的时间,我大概写了两万多字的东西,走到哪写到哪,写到哪就睡到哪,与世间万物对话,全部是自然之语,无刻意之言。先整理哪个部分一直没想好,恰巧前两天借了一本书德国人写的书,大概翻了翻,略微有点小资,观其大部分内容都出自于孔孟,老庄的思想,正好。。今天就重点以儒学和道学为主题开始整理这些材料,先整理了一下大体的思路,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我会陆续整理出来细节部分,毕竟这是一个比较繁浩的工程。
今天先贴个《儒与道》,必须承认一点,我更认可道学的思维方式,道学最贴近真实,但同时我并不排斥儒学,因为儒学更为现实。很感慨祖先们的思维方式,他们提出各种学说的时候,欧洲人还在穿着树叶子满树林子跑,非洲人还在树上摘香蕉,日本人这群野人还没吃过熟食(到现在依然热衷于生吃动物),高丽棒子还不知道什么叫老玉米棒子。(骚蕊,我总是习惯性地把夷狄、虏人and日寇捎带上踩一番。)
正文:
October 7, 2010
说实话,这个题目有点太大,从10月1号开始就一直磨蹭,不是不知道从哪写起,而是不知道写到哪里收尾。
“祖国”这两个字在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它和“中国”比起来更有亲切感,就好象叫母亲和母亲的名字,意思一样,但情感上却是不同的。
如果很凑巧,我的祖国与你的祖国是同样一个国家的话,那么请你坚持读完下面的文字,你要先知道,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么值得骄傲,而后你才能感觉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多牛X。
先从历史的角度解析一下,世界上有四个公认的文明古国,中国就是其中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早已消亡,现在的埃及都已经是阿拉伯人了,古埃及的土著人早已不知所踪,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虽然依然存在,但她们的母亲河如今在巴基斯坦境内,只有我们中国,黄河流域文化起源的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祖国”这两个字在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它和“中国”比起来更有亲切感,就好象叫母亲和母亲的名字,意思一样,但情感上却是不同的。
如果很凑巧,我的祖国与你的祖国是同样一个国家的话,那么请你坚持读完下面的文字,你要先知道,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么值得骄傲,而后你才能感觉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多牛X。
先从历史的角度解析一下,世界上有四个公认的文明古国,中国就是其中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早已消亡,现在的埃及都已经是阿拉伯人了,古埃及的土著人早已不知所踪,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虽然依然存在,但她们的母亲河如今在巴基斯坦境内,只有我们中国,黄河流域文化起源的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October 6, 2010
October 5, 2010
October 4, 2010
十一居士的意思不是10月国庆节的居家人士。
十一取自清高宗乾隆帝的“十全老人”:
居士取自宋代欧阳修的“六一居士”:
十一取自清高宗乾隆帝的“十全老人”:
引用
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全称“十全武功老人”。
居士取自宋代欧阳修的“六一居士”:
引用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最后一次被贬出京后再也没有回到汴梁,他自诩的六一居士颇有自嘲之意。